2020年我国万平米以上纺织服装专业市场925家,市场总成交额达到2.28万亿元,同比下降2.22%;其中,中国纺联流通分会重点监测的46家市场商圈总成交额为13477.83亿元,同比增长4.93%,显示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两极分化更加明显。
一、总体情况
总量规模方面。2015-2020年,我国万平米以上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数量、总经营面积、总商铺数量、总商户数量连续多年实现平稳增长,整体运营良好。受行业同质化竞争带来的优胜劣汰、中心城市核心城区专业市场外迁与转型、新市场投资日趋理性等综合因素影响,总量规模的增幅逐年缩小;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市场体量与2019年基本持平,无明显增长。总的来看,万平米以上专业市场总量逐年上升,增幅逐年放缓,结构逐年优化。
新市场方面。2020年,新开业万平米以上纺织服装类专业市场3家,新开业专业市场总投资额为9亿元,新开业专业市场总经营面积为16万平米。
重点监测市场方面。2020年1-12月,流通分会重点监测的46家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含市场群)总成交额达到13477.83亿元,同比上升4.93%。其中,35家市场成交额同比下降,平均降幅为15.32%;10家市场成交额同比上升,平均增幅为20.50%;1家市场成交额与2019年持平。从市场运行效率看,1-12月,46家重点监测市场平均运行效率为60535.59元/平米,同比上升4.10%;平均商铺效率为462.62万元/铺,同比上升4.44%;平均商户效率为514.65万元每户,同比上升4.87%。重点监测市场的市场效率、商铺效率、商户效率远远高于全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平均水平。
从区域看,925家专业市场中,东部地区564家,成交额18890.27亿元,占总成交额的82.84%,同比增长1.83%。东部地区是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行业的龙头地区和中流砥柱,在众多产地型专业市场群的支撑下,2020年实现了成交额的逆势增长,东部地区的稳健增长是全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总成交额降幅减小的主要原因;中部地区受疫情影响较大,2020年,200家中部地区市场成交额2611.64亿元,占总成交额的11.45%,同比下降20.51%;西部地区161家市场成交额1301.71亿元,占总成交额的5.71%,同比下降12.35%。
在全国服装类专业市场中,东部地区市场成交额同比下降2.09%,中部地区市场成交额同比下降17.12%,西部地区市场成交额同比下降18.05%;在全国原面(辅)料类专业市场中,东部地区市场成交额同比增长2.05%,中部地区市场成交额同比增长2.00%,西部地区市场成交额同比增长1.13%。
三、2020年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发展特点
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发展呈现两极分化趋势,2020年,市场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两极分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龙头市场与其它市场呈两极化发展。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经历了较长的转型升级过程,其中,龙头骨干型专业市场已经实现了市场角色的转变、经营模式的转变、管理理念的转变,取得了高质量发展。2020年,这些市场在困境中更具内生动力和竞争优势,在面临严峻压力和复杂环境时,展现出不屈的发展韧性,激发出更大的创新热情。
商户间呈两极化发展。2020年是各行业的大浪淘沙之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危中有机,淘汰了一批商户,也成就了一批商户,创新能力成为商业竞争的核心。疫情催生了一系列新型商业模式,极大地颠覆了传统理念和保守玩法,推动了线上线下加速融合。积极试水新模式、拥抱新变化、迎合新消费的商户,极大地丰富了自身渠道,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
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2020年,各行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进入了新纪元,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得到了空前应用,短视频、直播带货等在线娱乐、在线营销方式逆势增长,远程办公、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等新模式成长壮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线上云展会概念迅速普及,将商户的新产品信息搬到线上,推动线上展示、线上沟通和线上交易,如海宁中国家纺城推动举办的“海宁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云博会”于2020年3月正式上线启幕,打破了传统展会对时间、空间的约束,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发展。通过传统展贸线上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社交软件、网站、自媒体、云直播、线上支付及担保等工具的打通,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启线上展会的新纪元,实现了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突破。
一季度,在市场无法正常运营的情况下,积极推动线上办公等公共服务职能,对推动复产复工、降低商户损失、链接产业上下游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季度,各地专业市场线下展会有序重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携手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秋季)、中国国际纺织纱线(秋冬)展览会、中国国际针织(秋冬)博览会等四大专业展会开启“秋季联展”;清河羊绒小镇开启中国·清河国际羊绒及绒毛制品交易会暨2020清河羊绒时装周;汉正街市场举办2020中国·汉正街服装服饰博览会暨首届中国·汉正街电商直播节;广东时装周、常熟国际时装周等时尚活动圆满落幕,2020中国濮院直播带货节成果喜人……各地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积极创新和跨界合作,实现场内与场外融合发展。
内贸与外贸融合发展。2020年6月以来,我国出口受海外需求回暖、防疫物资订单不断以及疫情产生的供给替代效应影响,出现大规模增长,家居用品、小商品、部分医疗卫生类纺织品的海外需求大增,各地专业市场抓住机遇,在下半年打开了出口贸易的新局面;东南亚地区受疫情影响,开工率和生产效率下降,我国流失的生产订单大量回流,通过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的方式,提升了我国纺织服装类专业市场的成交额;2020年,全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总数达到31家,辽宁西柳服装城、浙江绍兴柯桥中国轻纺城、山东青岛即墨国际商贸城等专业市场均在新设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名单之中。商务部积极指导各试点市场推进市场采购与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融合发展,发挥叠加效应,降低疫情影响。2020年1-11月,全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值6398.92亿元,同比增长33.7%,成为外贸新亮点,对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起到积极作用。
结语
未来,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应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断打开海外空间、深挖内需潜力、突破发展制约、提升管理水平、激发创新潜能、聚焦新型消费,向高速、高质的新发展格局迈出行稳致远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