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商品期货收盘普跌,能化跌幅居前:原油跌超6%,LU燃油、燃料油等跌超5%,沪锡、沥青等跌逾4%,液化气、甲醇等跌超3%,PVC、棉纱等跌逾2%,短纤、白糖等跌超1%。
同时,受欧美银行业风险发酵升级影响,纺织原材料市场海外订单忧虑加重,纺织原料跌势加剧。目前国内纺企观望心态较浓,纺企原料采购较为谨慎。
涤纶长丝由补货转变为观望
以涤纶长丝为例,从市场价格看,3月涤纶长丝在聚酯成本端价格上涨的支撑下已涨至去年10月以来新高,然而,随着利好逐步消化以及市场对经济风险的担忧增强,国际原油一度受挫,聚酯成本回落,涤纶长丝开启窄幅让利模式,下游采购由适度补货转变为观望。
聚酯需求回暖存在一定隐患
去年下半年以来,涤丝高库存导致聚酯企业去库压力增大,企业更倾向于消化库存而主动备货生产的积极性下降,这是PTA价格承压的重要原因。不过,随着疫情防控的优化调整,纺织行业需求开始改善,涤纶长丝高库存的问题也得到了明显的缓解。截至3月9日当周,涤纶长丝POY库存为20.8天,较去年同期下降5.7天,同比下降21.51%;涤纶长丝DTY库存为27.9天,较去年同期下降3.1天,同比下降10%;涤纶长丝FDY库存为21.5天,较去年同期下降6天,同比下降21.82%。涤纶长丝库存全面下降,降低了聚酯企业去库的压力,有助于行业开工负荷的提升。
终端织造行业由于国内需求的回暖,整体订单增加,很多企业开始主动补货,织造行业开工负荷大幅提升,这对化纤产业的整体需求起到了提振作用。不过,目前国外需求偏弱的格局仍然没有改变,国内需求回暖也以刚性补库为主,后续终端织造的需求能否继续跟进也有待观察。
(来源:全球纺织网)